慢慢来,比较快,天塞315后记 |
作者: website_editor 时间: 2019-03-18 15:46:00 点击率: 2182 |
今年的315刚刚过去, 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消费品质的话题, 外界的讨论如火如荼, 但关于这个问题,我们决定要沉淀一下再说—— 做一支中国好酒,天塞有自己的心路历程。
好酒,慢慢来,比较快 2019是天塞酒庄的第十个年头, 十年中,天塞人一直在问自己一个问题—— 中国作为世界葡萄酒生产和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, 在充满变化的中国葡萄酒市场,如何做到更好的品质保证? 我们的答案是,慢慢来,比较快。
这种慢,是我们一直在保持的“天塞速度”, 天塞的庄主陈立忠女士,将这种慢,还原成一种企业信仰—— 做一支中国好酒,我们需要, 最扎实的基础建设+最用心的职业态度。
我们用很慢的速度, 建起霍拉山下的天塞酒庄和葡园。
作为一个中国精品酒庄,它的建立要极富前瞻性, 我们用很长时间,做出了一个严谨, 并且适用于长远未来的体系论证。
比如最初在开垦戈壁滩时土壤改良,深挖沟、 秸秆回填、回填种植土、再回填有机肥料; 种植方面,用GPS定位打桩,这绝不仅是为了漂亮, 也是为有机管理和机械化做准备;
每一株葡萄都有详细档案,品种、生长表现、结果情况。 行间株距、上架高度,确保精细化标准化的操作。
这个前期准备的时间很长, 长到足以能消磨掉你最初的热情和意志。 在荒凉的、无耕作历史的戈壁滩上, 建起一栋华丽的建筑容易, 而种下一片标准化的葡萄园则太难。
/无垠的戈壁上,天塞留下了独特的绿色印记/
我们用很慢的速度, 与脚下的土地与自然磨合。 /2018年赵凤仪女士参观天塞,留下了很多惊艳和感叹/ 我们曾有幸邀请到世界葡萄酒大师MW赵凤仪来到酒庄, 在参观酒庄过后,她曾十分感慨的说: “非常感谢你们这么认真的种葡萄和酿酒!” 认真,也是因为,我们很慢。
众所周知,焉耆盆地具备种植优质葡萄酒的太多优势: 这虽是一片天赐的有机葡萄种植的理想之地, 但劣势也同样明显。 但是这里也充满了大自然的挑战, 极端天气,以及贫瘠的土壤。 /贫瘠土地上,我们却看见了一片生命乐土/
这片原生的自然中,几乎没有耕作历史, 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非常低, 水中含盐量大,会影响葡萄的正常生长,有潜在的盐害风险。 为了改良土壤, 天塞酒庄从第一年开始便往土地里施用有机肥料, 一年一亩一方,年年如此, 终于将一片贫瘠之地变成了酿酒葡萄成长的乐土。
我们用了很长的时间与脚下的自然磨合,速度依然很慢。 至今我们已经迎来天塞第十个年头, 我们被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、 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分会联合授予 “中国酿酒葡萄种植示范基地”, “中国干旱地区葡萄酿酒研究中心”, 这两个称号不仅是第一,到现在还是唯一。
回想2010年,天塞三个人的种植小组住在戈壁滩的帐篷里, 那时他们头顶的夜空里, 闪烁的是霍拉山几百年,几千年以来, 可能是第一次见到人类耕作的星星, 所有的困难和劳作,也许不会有人看到,但是那些星星记得。 /过往和付出,所有的星星,会记得/
我们用很慢的速度, 赢得了那些荣耀和认可。
4年之内两获RVF最佳酒庄, 203项国内外赛事荣誉, 我们常常被贯以中国葡萄酒快速上升的黑马, 但实际,这些奖项,也并非一夜之间如泉喷涌而至, 我们用了很慢的速度,才赢得了这些认可。 于时间,于自己,都是一场关乎点滴的博弈。
天塞精选霞多丽,可以说是中国目前最具实力的霞多丽。 2107的WINE100大赛的目标,在最高奖项黑金奖的评比中, 开赛六届以来,第一次,把最高奖项颁发给一款白葡萄酒。 /天塞精选霞多丽,目前中国最具实力的霞多丽/
荣誉背后,是无比细致和漫长的打磨。 对种植工人来说,霞多丽需要更细心的呵护, 因此人均管理面积都缩小了1/3, 对酒庄车间工人来说,分选霞多丽是要更快速和精细, 多人小班分选,每两个小时换班, 力争每一串葡萄里没有一颗坏果。
还有一些更加细节的瞬间, 每年用于春剪、冬剪、疏果的剪刀达百余把, 在种植过程中, 因为工作量较大并且沙质土壤对鞋子的磨损率较大, 因此所有承包户一年穿坏的鞋子也有150-200双。 /在葡园里,脚步是丈量土地的唯一途径/
在酿造方面,酿酒师Lilian Carter的要求非常严格, 不允许板框过滤, 于是灌装前的膜过滤环节就有很大压力, 不仅用膜量增加,速度也变慢; 酒出桶时为了减少氧气影响,泵使用十分小心。 一切精细都是为了保证了酒完美的状态, 已经在天塞形成普遍的执行文化。
/每个环节,每个人,都在努力做好分内之事/
进入品牌2.0时代, 在拥抱消费者,尊重消费者的理念下, 天塞更加重视消费者的体验感, 我们希望将自己所有的付出和努力,将真正的自然之美, 都在一瓶天塞好酒中呈现给消费者。 这个过程仍需要一步一步,坚定走过, 而慢下来,做好酒,是我们能给消费者的, 最真诚的承诺。
——END—— |